安图恩擎天之柱攻略,征服天界之柱的终极指南
17
2025-02-09
柏林:长期以来,使用互联网意味着隐私、效用和成本之间的权衡。用户可以免费访问网站和应用程序,同时提供个人信息,从而使科技企业获得巨额收入,通常来自广告。
像谷歌和meta这样的广告巨头不能读懂你的想法,但他们可以找到足够的关于你的信息,为你量身定制广告,有时是在与第三方分享你的信息之后。
但是,包括植入物和耳机在内的脑机接口的发明引发了人们的担忧,即所谓的大型科技公司有朝一日可能能够读懂人们的想法,并利用从大脑活动中收集的信息获利。
耳机等侵入性较低的“可穿戴设备”已经可以购买。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从互联网上收集信息来工作,这加剧了人们的担忧,即如果人工智能获得了人们头脑中的想法,会发生什么。
一些国家正在考虑实施法律,以防止潜在的隐私和数据滥用:智利在2021年成为第一个为所谓的神经权利提供法律保护的国家。
去年10月,欧盟各国政府发表了所谓的《莱昂宣言》(Leon Declaration),称他们希望“在神经技术发展过程中保护数字权利”。
一些研究更具挑战性的大脑植入技术的公司,如Neuralink,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帮助那些“未满足健康需求”的人,比如四肢瘫痪的人,“用思想控制电脑和移动设备的能力”。
欧洲议会(European Parliament)表示,尽管这些进步可能有助于“极大地推进脑科学和神经工程”,但它“引发了对监控、潜意识操纵偏好以及收集大脑和心理信息的担忧”。
根据神经权利基金会的说法,墨西哥个人数据保护委员会在11月“根据墨西哥数字权利宪章第七章确立了神经权利”。
该基金会成立于2017年,与哥伦比亚大学(Columbia university)有关联,希望通过保护神经权利来“加强和补充现有的人权法规”,该基金会列出的神经权利包括精神隐私、个人身份、自由意志、公平获得精神增强和不受偏见影响。——德通社
×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